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babaxs.com

盛世文豪 第129节(2 / 3)

加入书签

位从京中所来上官,关系非常亲密,传言中两人惺惺相惜,也是属实的。

主考官刘仪最先反应过来,拈须笑道:“既然两位大人都要为诸位举子作诗践行,那下官就斗胆为大人评比一次了。”

其余官员也反应过来,纷纷称是。

鹿鸣宴所谓践行,并不是说这些举子马上要出发,而是为他们即将踏上会试的征程而祝福鼓励,即为他们踏上更高层次的科举之路践行。

举子们也正襟危坐,十分期待的看着余柏林和曾毓,想像两位状元到底会做出何等诗作,又到底谁更胜一筹。

虽然他们都拜读过上首两位诗集,但见他们当场作诗,亲口吟诵,还是第一次。

“既然愚兄年长,那就愚兄先来吧。”曾毓道。

余柏林伸手道:“钟灵兄请。”

曾毓闭眼沉思半刻,道:“诸位已得桂榜提名,不过在科举之路上尚且只是一小步。接下来科举会试殿试,才是科举最重要的一环。本官送诸位举人《劝学诗》一首,希望诸位不要因为得中桂榜,就懈怠读书。”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曾毓一首诗毕,众人眼中都出现向往之色。

他这首诗并非有多么卖弄才华辞藻,只是以通俗易懂的词句,告诉众人,读书考取功名的重要性。

几乎每一个读书人心中,都有一个出人头地的梦想。按照儒家思想而言,所学知识,就是为了“修身”,“修身”之后,便能“齐家”。“修身齐家”的目的,就在于“治国平天下”。

所谓“治国平天下”,也就是最大的出人头地了。

曾毓这首诗把大家心中所想都简单明了的点明出来,也难怪诸位读书人会面露向往之色了。

余柏林待众人回味一会儿之后,才笑道:“这倒是巧了,钟灵兄和本官做的是同样的诗。”

“长青也是《劝学》?”曾毓笑道,“那真是巧了。长青请。”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余柏林微笑,“与诸位共勉。”

余柏林吟诗之后,众人先是一愣,然后露出恍然之色。

曾毓笑道:“好你个长青,又另辟蹊径,倒显得我之诗作,太过浮华了。”

余柏林笑着摇头道:“钟灵兄那不是浮华,是实在。这场比试,就算平局吧。”

曾毓微笑不语,算是同意了。

其实两人诗作,若论雅致哲理,余柏林当更胜一筹;但若合乎此次场景,且对诸位举子的激励效果,曾毓则更胜一筹。若要说两人平手,倒也说的过去。毕竟评比方向不同。

诸位考官一听,也知道这两人并非真的比试,不过是将刚才沉闷气氛活跃一二而已,免得那些举子一个个不像是赴鹿鸣宴,倒像是奔赴刑场似的。

刘仪等人纷纷毫不吝啬夸赞之词。这倒也不是真拍马屁,两人诗才放在那,的确是整个大晖顶尖的一份,不愧都是大魁天下之人。

刘仪看了一眼宴会场中,那些举子忐忑神色少了许多,一些人脸上跃跃欲试,似乎两位上官的佳作让他们起了好胜之心。

哪怕比不过,好歹也想被两人夸赞几句。

曾毓见气氛已经炒起来,便道:“光是我两作诗也太没劲了些。刚你说鹿鸣诗没意思,那你何不定个题目,让诸位举子做一些有意思的诗出来?”

余柏林沉思片刻,笑道:“以诗会友,在座的举子皆是同榜,也算是友人了。多做些诗,也是雅事一桩,诸位意下如何?”

刘仪知道,余柏林和曾毓这是看出来场下举子对自己之前所做鹿鸣诗不满意,想要请愿重做,而给他们台阶下了。他忙道:“大人说得是,请大人出题。”

余柏林和曾毓表现的如此明显,在座举人又不是傻的,哪能看不出来,当即心怀感激道:“请大人出题!”

余柏林道:“既然要让众位举子显露一下真本事,那本官就出一个你们肯定都曾经做过的、感触最深的诗给众人品鉴品鉴。”

“内容为,读书。关于任何读书的心得体会皆可。”

余柏林话音刚落,众人心中皆哗然。

当然,这种内容的诗,的确是每一个读书人多会做的。毕竟对于“读书”这件事,既然是“读书”人,那么他们的体会自然最深。情之所至,自然有所感悟,便写成诗作了。

余柏林此次出题,选了几乎所有人都做过的内容,相当于就是让他们拿出最好的一首诗出来,让众人评比评比了。

片刻之后,解元吴怀还在沉思,易经魁郭祝先起身道:“学生先来。”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