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babaxs.com

第113节(2 / 3)

加入书签

出的味儿,一口下肚,刺激得味蕾大开,竟是比平日烧的肉食更美味,顿时胃口大开。

王回正一边喝着小酒一边吃菜,内心美滋滋,听得樊伉问起,便道:“这有何难。郎君回长安时,留一部人在此照料便是。此地本就是主君的封邑,舞阳长官又与你交好,若是郎君开口,胥公必会帮着照看一二,郎君大可放心。”

阿沅也跟着点了点头,显然是赞同王回的主意。

樊伉皱眉:“只怕留下来的人手不够,田地种不下来。”

好不容易开出几千亩地,他又下了大力气沤肥治理土壤,荒了岂不可惜。

王回道:“这也好办。周吕侯带兵多年,今年军中必定有不少因年迈又或是因伤残退役的军卒。若是郎君肯许他们一个去处,他们必定心存感激,尽心帮郎君照料庄子。”

若非他还年轻,想要上战场杀敌搏一个功勋,也愿意留在庄子里做个护卫养老。

樊伉也曾想过这事,遂提出自己的顾虑:“若是这般,算不算我私养家奴?会不会遭人忌讳?”

刘邦此人为人气量狭小,素爱猜忌,他可不敢赌这位汉皇的亲情。

王回嗤了一声,道:“郎君又不是豢养健壮的男丁图谋不轨,无妨的。主君和周吕侯麾下也养着不少这样的人,这些军卒们行伍一生,老了残了总得给他们一条活路。”

毕竟朝堂给那些退役的伤残军卒们的安置钱可没几个。

他们这些武将最怕的是什么?他们最怕的并不是死,而是成为一个残废。

若是死在战场上一了百了,成王败寇,大不了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然而若是成了一个残废,进不能上战场搏功勋,退不能养家糊口,处处被人嫌弃,如同废物一般,于他们而言那才是最痛苦的事。

樊伉琢磨了一回,既然王回都这么说了,大抵是可行的。

就是不知道舅舅什么时候能回砀邑,到时再与他商议,朝他要些人手,一来可以护卫庄子,二来也让他们能有口饭吃。

樊伉想得更加美好。

庄子四周的乡里,不少人家因为男人出征死在战场上,所以有很多寡妇,若是那些军卒们在庄子瑞安顿下来手中有钱,兴许那些寡妇们也愿意和他们结个亲什么的。

到时候再揣几个崽,再不用发愁人手了。

既然决定回长安,樊伉便早早地开始准备。

纸坊盐井酒坊他不挪动,蚕室也要留几个熟手照看,唯有玻璃作坊到时候会停掉,作坊里的匠奴们也会带走。闳翁他也是要带走的,走之前樊伉特地带着人去了一趟舞水河畔,检查水车的情况。

闳翁向来把水车当做自己此生最伟大的木工杰作,还是很看重的。即使樊伉不嘱咐他,老头儿也会定期维护检查。

家里的驴子度过了发情期,此刻又恢复成以往温驯勤劳的模样,任劳任怨。

樊伉和无名骑着驴子带着几名健仆四处扫荡集市,搜罗地方特产,尤其是种籽之类的,无论是什么,皆会买上不少。毕竟他商城里头那么多胡人才有的种籽总得要有个说法。

这日他和无名带着一队卫士从襄城县回来,途经紫云山时,已值正午,人困牛乏,正准备停车稍事歇息,吃些干粮再继续上路时,无名突然放下手中水囊,手一拦将樊伉挡在身后,整个人身形紧绷,仿若一柄出鞘的剑一般。

“前方有人,护好郎君!”

王回神情一凛,霍然起立,一手按在剑柄上,双目环视四周,其他的人也立刻行动起来,将樊伉围在身后,个个神情肃穆。

他们一行数十人,又带着牛车,便是想躲也无处可藏,只能暗自期盼来的人是友非敌。

将将排好阵形,只见前方尘土飞扬,十几骑先后从前方打马狂奔而来。

领头的骑手穿着汉军惯常穿的玄色战服,外罩鱼鳞甲,很是眼熟,樊伉在他舅舅的军营见过,应是汉军士卒。

此刻那人正趴伏在马背上躲避身后射来的飞羽,身形甚是狼狈。

追在他身后的数骑虽然穿着常服,但形容彪悍,可见非寻常百姓,且身下的战马也比头前的健壮些,个个凶神恶煞。

樊伉还在想前头的是谁,无名却已经认了出来:“是你舅舅帐前的小卒,曾经来过庄子帮你收麦子。”

话音未落,王回已经拔剑出鞘,大声叫道:“保护郎君。”

顿时十几个卫士呼拉拉上前,将樊伉围在中央,其他人已经拿起武器冲上前去,和后面追上来的几骑战了起来。

领头被追的汉军士卒这才能直起身子,抬起眼睛瞧见樊伉,顿时又惊又喜。

“郎君快走!他们是韩王信旧部,特地来捉郎君的。”

这还了得?!

他不嚷还好,一嚷马背上的大汉顿时哈哈笑起来。

“兄弟们,前面就是樊哙那厮的儿子,这叫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捉住此人,韩王重重有赏!兄弟们,冲啊——”

樊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