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babaxs.com

第443章(1 / 2)

加入书签

怕不是来谋朝篡位的。

更可怕的是,汉初册立的异姓王全都是战功赫赫的一方军阀或世家子弟,甚至有像英布、臧荼这样曾经跟过项梁,韩王广的插队存在。

汉高祖登基时已五十有四,膝下最年长的刘肥也就十五六岁,嫡长子刘盈更是只有八岁。

就这情况,你让汉高祖怎么放心的下异姓王。

诚然,刘盈登基后有高后,舅舅吕泽,姨父樊哙作为后盾,不说能镇住那些蠢蠢欲动的异姓王,但也在关中掌握大部分兵力的情况下维持一个表面的平衡——前提是异姓王都活不了几年。不然等他蹬腿闭眼后,这群砍过王公贵族,在垓下之战前为了封王而不给面子的绝对会反。

即使是韩信那样重义的人,也只是给汉高祖一丢丢的薄面。

刘盈?他算哪块小点心啊!他妈,他舅,他姨父,甚至是他爹来了都不好使,还想驾驭韩信。

有人说蓝玉至于晚年的朱元璋就是个削弱版的韩信。

这话虽有很大漏洞,但在洪武晚期,朱元璋肯定参考过汉初的情况才会搞出闻名后世的洪武大逃杀。

嗯!在汉高祖的精耕细作下,公元前202年,项羽gg,同年七月,赵王张耳去世,其子王爵被废。还是这一年的九月,燕王臧荼造反,在汉高祖御驾亲征后被杀,由汉高祖的发小接替燕王之位,后叛逃匈奴,受封东胡王。

接连搞死两位异姓王后,楚王韩信在公元前201年于陈县被捕,废除王爵后由汉高祖亲自押送入境。

白登之围的前置因素就是汉高祖搞死异姓王的速度过快,引得异姓王里实力较强,身份最高(韩襄王之孙)的韩王信那叫一个心惊肉跳,于是在公元前201年上书请将都城迁至马邑,然后在王黄,陈豨的鼓动下与冒顿联合攻下太原。

有道是匈奴脑子共一石,冒顿独占八斗。毕竟是首次统一草原部落的匈奴王,所以在与韩王信联手攻下太原郡时,他故意跟在韩王信的后头,以老弱病残诱敌深入代谷,使其在之前的连番胜利里产生了麻痹轻敌的思想,从而将汉军困于白登山上。

史书对于白登之围的后续记载是陈平通过贿赂冒顿的爱妾救了高祖。不过这种桃色说法不能说是毫无逻辑,只能说是像个笑话。

冒顿何许人也。

一个在鸣镝弑父前拿自己的妻子当活靶子。

一个为麻痹了东胡而把自己最宠爱的阏氏送了出去的野心家会为女人轻易退兵??

这和刘邦变成恋爱脑,始皇愿意共享天下一样惊悚。

历史上的冒顿愿意退兵的理由很简单——一是因为汉军确实缺乏粮草,但也占据了白登山的制高点,使得冒顿尝试四次都无法冲散汉军阵型;二是因为刘邦吕雉这对黑心夫妻虽貌合神离,但是考虑到刘盈才八岁,吕雉除非是脑子抽了才对刘邦见死不救,所以在白登之围的后期,已经有人建议释放被囚的韩信,令其带兵去救刘邦;三是因为韩王信的部下也想当王,所以放了冒顿和韩王信的鸽子,就此想要割据一方。

最重要的是,七天的围困下,不仅是汉军感到筋疲力尽,一路打到白登山下的匈奴军队也后继无力。

加上不仅高祖家里一堆破事,匈奴那个比神圣罗马还疏散的部落制国家也不乏想要以下犯上的人。

冒顿是把兄弟们都清理干净了,但是留在大本营里的四大贵族怎么可能不干点什么。

你以为只有汉臣喜欢少主吗?

匈奴的母阏氏(太后)和四大贵族们也喜欢呐!

不然在军臣单于死后匈奴内部为何斗了个你死我活?从而给匈奴埋下分裂的种子。

综上所述,白登之围里的双方不是简单的匈奴处于优势,汉军处于劣势。

诚然,窦家拥有的骑兵确实很有优势,但是这种过于单一的兵种也不是全无缺点,所以在拿到“身份”后,卫穆儿表现的十分轻松,甚至有空调侃道:“我可比当年的高祖幸运得多。”

一旁的“菜鸟”见状,十分无语道:“这都是什么时候了,夫人您还有心情开玩笑呢!”

“嘿!你要是以必输的心态迎战敌人,就是占了天时地利人和,也会输得血本无归。”卫穆儿在白色神骏上笑眯眯道:“还有,不要叫我卫夫人,要叫我卫将军。”

“菜鸟”见状,真的有想倒地不起的冲动。

不过瞧着神态自若的卫穆儿,他们居然十分诡异地放松了心态,甚至产生“反正都是输,总不能让对方嬴得太漂亮”的诡异心理,就此变得士气高涨起来。

眼见这群没有上过真正战场的菜鸟们终于精神了,马匹上的卫穆儿收起笑容,开始她的精密布局。

嗯!

为了能去南越会会赵佗,她可要好好表现才是。

与此同时,宣室殿的书房里,完全不问上林之事的刘瑞毫无形象地摊在榻上,读着自己刚刚写完的短篇小说。

有道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监。

因为李三去了上林苑,所以留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