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babaxs.com

第55节(1 / 2)

加入书签

当然,为了避免穿帮,方青青还告诉他们:

年后老阿婆的儿子媳妇把她接到省城,共享天年去了。

“以后三郎哥哥高中当了官,到时候就把爹娘一起接到京城去享福。”方青青提前替秀才郎立fg了。

反正,以后当了官的黎三郎确实是这么做的,她这也不算吹牛不打草稿了。

一开始也没想着要把生意做得多大,所以黎大郎他们计划着只安排了四张桌椅给客人。

而在第一天面摊开张的时候,方青青还特意请人写了一张超大超级醒目的广告招牌语:

“今日开张,清汤面特价优惠,四文钱一碗。”

等明天就恢复到正常的市价,五文钱。

这个价钱也是一家人商量之后安排决定的,这个清汤面指的就是一般的汤面,加几片青菜叶子加一个鸡蛋。

有了回头客之后,再加上肉料的浇头,那个时候一碗面价钱再提高。

等以后如果生意做顺了,方青青还打算让大嫂提前做好茶叶蛋单独拿出来卖。

锅里面的水烧开之后热气腾腾的,黎大嫂站在摊位前开始和面揉面擀面,一整套动作宛若行云流水。

主力军

他们黎家面馆——

没错,小小的面摊直接取名就叫黎家面馆了,这也是方青青出的主意。

主要是为了方便熟客笼络回头客,以后如果在县城里开店也可以直接用这个名字了。

老黎家的人都是绝对相信方青青说的话,一致认定了她所描绘的未来美好前景都是能够实现的。

特别是黎大郎夫妇,哪怕以后三弟能够高中做大官,直接受益人是爹娘。

三郎孝顺会把爹娘接进京城享福,总不会把兄嫂侄子也都一块儿接进京吧?

再说了,他们一辈子靠着种田为生,真要都去了京城以后他们吃什么?

总不能一家人也全都让三郎养着吧?

他们老黎家的人就是这么的自信,已经认准了黎三郎以后会高中。

不过嘛,他们都听黎母的话,在外面要低调这股子自信不会显露出去的。

既然如此,黎大郎夫妇就认为,以后如果他们夫妻能在县城开个店也是很不错的。

起码比单纯的在乡下种田强,至于说手艺比不上大嫂的黎二嫂则是目前还没有想的这么远。

单单只是觉得,要是能够一直去县城摆摊也不错,他们这几个月手上攥着的铜钱可比以往几年都要多呢。

黎家面馆特意选在中午这个时间段开张,也是方青青认真思考之后的,一般这个时候的人很少在外面过早。

最多也就是买个包子之类的,而且他们要从家里赶过来太早了也不方便。

中午堪堪好,面摊选在这个地方,主流客人正是学馆的学生。

春寒料峭,锅里面的热气还是很吸引人的,四文钱一碗的汤面对有些学生来说也不算贵。

很快就有客人上门,黎大嫂动作迅速的擀出了一人份的面条,放入了锅里。

清汤面最重要的是汤底,这个调料配方是方青青提供的,提前在家里用大骨熬好的。

他们年前卖饼的时候也都有了经验,排骨猪脚不便宜,但是如果只是单纯的大骨没多肉。

一般肉摊老板不会收很多钱,多放在炉子上熬煮几个时辰,将骨髓都给煮的渗出来。

这样出来的汤也是有滋有味有油水的,在碗里放入调料再用勺子盛出一大勺的面汤然后加入煮好了的面条。

再加入煮好的青菜和鸡蛋,最后撒上葱花,一碗香喷喷的清汤面就做好了。

本来汤面看着就十分的诱|人,还有完完整整的一个鸡蛋呢,第一个上前的学生很快就尽兴的开吃了。

他吃的特别香,惹得原本只是出来觅食并没有决定要吃什么的学馆学生也都停下了脚步,一时间“黎家面馆”生意很好。

因为是第一天开张,黎大郎夫妇准备的面和汤底并不多,总共也就卖出去五十多碗就收摊了。

全部卖完了,不收摊也不行啊,回去之后也还有许多活要干呢。

马上要春耕了,田地里的事情不少。

这是一天,所以方青青跟着出来看情况。

他们也是商量好了的,因为卖面并不需要大力气,如果顺当以后黎大嫂带着儿子出来就行了。

作为长子的黎大郎,还是家里干农活的主力军。

回去之后方青青就计算了一下,扣除成本的话,大概净赚六十多文钱。

不低了,这还只是摆了一个中午的摊,而且今天试营业带出去的材料不多。

其实方青青早就留意到了,在县城摆面摊的话,晚上实际上可以赚得更多。

到了晚上会有许多出来做临工的人在街上觅食,他们“黎家面馆”量大便宜,黎大嫂又做得好吃。

如果长期做下去,方青青不相信生意不会好。

哪怕是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