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babaxs.com

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进军(1 / 2)

加入书签

热气球的研发早在永业十五年就开始了,人类从很早以前就向往飞翔天空,幻想着如同鸟儿一般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所有的神话故事中都有飞翔的描述,其实早在宋朝的时候,民间就有人试图仿照鸟儿的翅膀飞向天空,用纸扎了两个风筝一般的翅膀装在身上,从高处往下跳,当然这种民科的研究最终以坠毁人亡而失败告终。

在之后的岁月里,有不少人出于兴趣又或者出于梦想企图实现这个目标,采取的办法千奇百怪,但却都未能成功。而到了如今大明的时候,再一次有人提出这个观点。

对于朱怡成来说,飞翔当然不是梦想,因为在后世别说司空见惯的飞机了,就连个人飞行器都已经发明了出来。

但在这个时代,飞翔依旧是不可触摸的幻想,而且随着大明国土的不断扩张,如果能够解决飞翔的问题,无论对大明的信息传递、交通、军事、运输等各方面都是极其重要的。

用于飞翔的器具,最为合适的自然是飞机。但在目前大明刚刚开启蒸汽时代初期的情况下,飞机限于技术不可能制造出来。所以朱怡成就把目标移向了最为传统,也最为简单便利的一种飞行器具,那就是热气球。

热气球在历史上的出现是在十八世纪末期的欧洲,相比那个时间,现在的大明要比历史热气球出现的时代早了近半个世纪。热气球的原理其实并不难,在中国早就有孔明灯的制作,相比欧洲热气球的出现,孔明灯可要比它更早近千年的时间,只可惜当时的中国人并没有把它尝试使用在飞行器具上,从而错过了一个划时代的发明。

而现在,大明已经走在了科学的前沿上,热气球的原理说白了就是利用加热空气产生向上的浮力,从而带动气球升空。

为了研制热气球,大明科学院用了足足两年多的时间,在这研制过程中不仅有对热气球的材料、造型、浮力计算等各方面的研究,同时还需要解决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加热的燃料。

朱怡成并不希望使用十九世纪常用的氢气作为气球的填充产生浮力,从原理来说氢气作为填充浮力是最大的,可是氢气过于活泼,一旦遇火会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

在历史上载人氢气飞艇的时代结束正是因为兴登堡空难的缘故,这场空难是人类历史上飞行器的巨大灾难,仅仅34秒的时间,巨大而豪华的兴登堡飞艇就毁于熊熊大火之中,三十六人葬身当场,那张空难的照片更被视为震撼世界。

出于这点,朱怡成直接就否决了氢气的思路,直接决定采用最为安全的空气加热升空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因为浮力的不足热气球的体积会过大,而且对于长时间滞空所需要的燃料也有极高的要求。

在历史上,最初的热气球是用废旧木料、纸张等进行加热升空的,这些东西从体积来说过大过重,而且燃烧热度不够,使用起来极不方便。

科学院最初的研制也是如此,在之后多次改用其他燃料进行试验,其中采用过木炭、石炭(煤炭)等等,都不尽人意。直到后来朱怡成让科学院对猛火油,也就是石油进行提炼,从而分离出煤油这才取得了成功。

现在的热气球还不完善,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空间还很大。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现在的热气球只能进行固定升空而不能在空中自由异动。

想要在空中自由移动就必须要有推进的动力,但这限于技术目前还制造不出来。虽然大明已经有了蒸汽机,可要知道蒸汽机是无法作为飞行器动力使用的,其他的不说,仅仅它的过于庞大和重量就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眼下,如果不固定升空的话,热气球根本无法控制在空中的行动方向,只能依靠风向进行无规则的漂浮移动,这样的结果从交通传递和运输方面就完全不可能实现了,但不管怎么说,热气球的初步成功对于大明的军事方面而言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热气球在空中的高度和视线完全可以为军事方面进行服务,从而引导和指挥地面的部队进行战斗。

这种方式大幅度改变了战场的指挥系统,从而使得拥有热气球的一方相比对手更能直观和全面地了解战场的动态。

此外,热气球对于侦查地形,警戒也能起到相当的作用,正是因为如此,朱怡成这才让科学院把刚刚研制成功的热气球送到北方,让杨勖在战场上进行实际测试,看看它的效果和作用。

杨勖是一个合格的统帅,当他看到热气球后就马上明白了它的巨大作用。有了这玩意,攻打伊尔库茨克更多了几分把握,心中高兴不已。

在热气球送达后的第二日,杨勖就下达了向伊尔库茨克进军的命令,从乌兰乌德到伊尔库茨克的路程并不远,杨勖为了保险起见并没让军队快速进军,而是稳扎稳打以防俄罗斯方面的偷袭,同时保证后勤道路通畅。

但让杨勖奇怪的是,在行军一路上并没有遭遇任何俄罗斯方面的攻击,就连他原本预料的可能出现的科尔沁、车臣、哥萨克骑兵都没遇见,仿佛俄罗斯人直接放弃了一般。

这种奇怪的情况更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