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babaxs.com

卷六十 拳哲的转折点(1 / 2)

加入书签

佛门金刚。

号称破尽万境,所谓‘金刚无有法能破坏之者,而能破坏万物。’

世间万物不破金刚,而金刚可破万物。

佛门中云世间一切种种皆为虚幻,唯金刚存耶。金刚心一但修成世间万物万缘万景皆如浮水沉淀蜕去旧日模样将真实世界显露眼前。

任何拳式在金刚心前皆会褪去一切伪装假象,种种轨迹露于拳师眼前。

拳非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

庄子把拳境划为三层,天剑地剑人剑,天剑以天地陆海为剑,上刺无物可挡下劈所向睥睨。地剑以势为剑依旧无敌。唯人剑持铁器斗至衣杉褴褛互相喘息。拳师由低层认拳,然后中层辨势,上层悟道执天地之牛耳,天地皆悟拳术亦裹其中。

武学三境,明劲暗劲化劲,明劲练之躯体,暗劲练之心魄,化劲练之悟道亦称悟哲。

拳师练拳达明劲后躯体壮盛而筋骨坚硬,后暗劲主练心境,旨在掌握躯体的每一寸精妙,化劲已经融人天地大境之中,达至拳非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拳术颠峰,但凡拳师莽练之后会形成以劲与暴为主的意识,所以明劲颠峰后练力转为练心的转换过程就如一道天堑高高矗立在明暗两劲之间。

心静才为暗,暗是漆黑宁静平静,但凡以劲暴为主的意识,很难平心静气尤其更难和和气气。而人世名利场,人心混于其中心静难平,所以自古很多拳师为防止心不静而隐于世。道门讲究‘入山出山’入山修成仙再出山渡人,却从未有先渡人后修仙,实则因为人世滚滚红尘的红丈未成仙的都可能被卷入其中。拳师讲究隐世练拳,也暗符此道。

但功夫与技击是俩码事。功夫深厚不代表会技击。功夫就像资金,技击就代表你会不会投资。

事实上只要未上过战场的大宗师无论功夫多深厚,只要遇上军队便是落败的。而千古以来的拳师亦想到这点,除去乱世年代,拳师很少有实战的环境提供,毕竟打仗是要死人的。但华夏的先哲们就在于真假的哲学理论上创出了以无形养实战的功夫。

韩珞站在房间里摆着三体式,闭目而酌,脑中不停回幕大巴上发生的那一幕,思考反思考。

那是他第一次全力出手,心里有些紧张。毕竟是生死搏杀而非练拳,那样的气氛无疑压抑到使人窒息。

人的精神在紧张中会有很多的失误,唯有放松才能全力发挥。这亦是拳师们动手时功夫深厚者输给技击熟练者。

所谓打拳千遍一但实战,所学之拳之技击尽忘忘尽,只留下了打架式的本能。

皆源于紧张。

韩珞总结了自己的缺点,第一次出拳本该震飞那柄刀后直接贯入那名男子距离自己不过一步的胸膛心脏。但他震飞那柄刀是出其不意对方显然想不到他的手很快。

一拳可以解决的事他却用了两拳。两点之间直线对短,而他的两拳是个曲线拳,浪费了于搏斗中很珍贵的时间。第二名男子拿刀刺来时,他用了转七星的步子,其实他当时不该那般冒险,倘若对方尚未近身就挥刀乱刺,刺中转身的他那就是他危险了。他不断在脑中模拟如何完美技击,节省最大的体力用最快的速度解决对方。

韩珞总结出了还是由于紧张自己把自己束缚住了,没有放开手脚去打。他确实顾及了,他知道法律上讲法律,自己把那两人打晕自己是英雄,倘若无所顾及把那两人直接致死,他有更迅速将其击毙的技击方法,但后果肯定是一个故意杀人罪,坐牢是逃不掉的。

他收回三体式,不在去想如何模拟完美的技击,当时他也没时间去想,在短短几秒就可能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他又不能击杀对方而想做到击败,下意识就那样打了。

一切来不及思考。真正的搏斗是不会让人有思考的。

韩珞坐在书桌前,拧眉望着书架,师傅曾说他想出拳拳头已经出去了,但他出拳时还要想一下后果做最合适的出手,而他来求学的原因也是解除思想的束缚,还原自己的本质。就像放假前那高挑个子男生找自己麻烦时,还要想一下道德观念,同为一个学校他不能做的太狠,他考虑了后果肯定束手束脚了。

韩珞脑海不断闪出哲学解刨思想,许久思考烦了停止思考,望着书册有些凝神。他知道拳术不能束手束脚才能发挥全部力量,但他又不能违法,道德观念犹如一座山压在头顶。倘若自己有暗劲实力,谈笑风生间败敌。那是因为双方实力差距太大,但他的武功并不是大拳师,即便三年内勤奋练拳悟性天赋罕见,但也不可能跨越十年的时光拥有别人苦练十年才有的深厚功夫。

拳术从小成至大成共十年。

太极十年不出门就是这个意思,练拳十年后此上无人此下众生,但十年内肯定不是无敌。杨露蝉董海川等大宗师在打出无敌名声之前都已是练拳十几年,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人练个几年就可以无敌天下,那是故事不是现实。

韩珞自信十年后功夫深厚可以笑傲江湖,但眼下不行,这就是现实。

暗劲不是想入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